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2397.2014.04.02

去公共利益化与案件类型化——公共利益救济的另一条路径

引用
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将“侵害公共利益”作为判断案件类型并决定诉讼形式的逻辑起点,其目的本在于公益救济,但却因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法律适用的困境,反而妨碍了对公益的有效救济.去除第55条中的“公共利益”,通过在团体诉讼框架内案件类型的分化,却能够从结果意义上达成对公益的救济.因为无论是不作为之诉还是小额多数的损害赔偿之诉,均从保护个人利益迈向了保护一般权益,发挥着制止和威慑不法侵害的功能,在客观上发挥着救济公益的作用.

公益诉讼、团体诉讼、不作为之诉、损害赔偿之诉、程序保障

36

DF72(诉讼法)

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民事执行监督机制研究”CLS2012-C69

2014-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2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法学

1001-2397

50-1020/D

36

2014,3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