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2.027
西藏桑耶地区晚白垩世中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对新特提斯板块北向俯冲的指示意义
冈底斯岩浆岩带呈近东西向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是一条巨大的构造—岩浆岩带.南冈底斯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经历了205~152 Ma、109~80 Ma、65~41 Ma和33~13 Ma 4个阶段,均是挤压环境的产物.但其触发机制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新特提斯洋和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方式.为解释冈底斯南缘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桑耶地区的石英二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Lu-Hf同位素分析岩浆起源、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91~88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揭示其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无明显Eu负异常,锆石εHf(t)值为+10.6~+14.2.石英二长岩形成于斜长石和石榴石的过渡带,岩浆经历了角闪石、磷灰石及黑云母的分离结晶作用.其典型的微量元素比值特征指示岩浆来源于年轻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新生幔源物质加入,具典型的I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形成于俯冲岛弧环境,表明晚白垩世时期冈底斯南缘处于新特提斯板块向北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
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晚白垩世、冈底斯南缘
37
P588.1;P595;P597(岩石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冈底斯—喜马拉雅铜矿资源基地调查项目DD20160015-09
2023-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37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