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527.2015.03.005
西天山伊犁地块北缘桦木沟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古生代晚期天山造山带经历了洋壳消减及地块拼合的过程,西天山伊犁地块周缘拼合带的花岗岩岩浆记录可以为俯冲造山作用时限提供有效的约束.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显示,位于伊犁地块北缘的桦木沟花岗岩体高硅,富碱,贫铁,富集HFSE,具强烈铕负异常,亏损Ba、Sr、P、Ti,富集Cs、Rb、U、K,与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Pb同位素指示花岗岩源区为造山带下地壳;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岩体结晶年龄为(330.2±5.7) Ma,说明桦木沟岩体产于汇聚大陆边缘,天山北部洋壳在早石炭世晚期仍在向南俯冲,准噶尔地块与伊犁地块还未碰撞拼合,天山地区可能正处于俯冲消减阶段.
天山、伊犁地块、高分异Ⅰ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桦木沟岩体、俯冲
29
P588.1(岩石学)
国家“973”项目2015CB453004;国家“863”项目2012AA061801
2015-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52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