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527.2012.01.003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纪化石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研究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着我国最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对该时期海相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地区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前的演化信息.对白垩纪岗巴地区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初步识别出12种微相和7种生物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西藏特提斯白垩纪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西藏特提斯在白垩纪的海水进退规程总体上表现为:Berriasian-Aptian期发生海侵,Albian早期发生海退,Albian 晚期-Cenomanian期水体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Turonian期再次发生大规模海侵,Santonian-Coniacian期海侵持续进行,Maastrichtian期海水急剧变浅.
西藏特提斯、白垩纪、有孔虫动物群、碳酸盐岩微相、沉积环境
26
P534.53(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822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2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教师研究项目53200959212
2012-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