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610.2000.04.017
试论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与行为分离的原因及对策
@@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认知与行为分离是较普遍约现象,这种分离集中表现为,某些大学生的行为与他们在所受教育中获得的道德认知脱节.如在全国各高校里,普遍存在图书馆的图书、杂志不同程度地被偷或撕割、污损现象.西安某军队院校1年间丢失图书100多册,北京几所重点院校图书馆1年丢失图书1800多册,全国高校5年间丢失图书,不在一个县级图书馆之下(见<中国教育报>1998年11月8日);又如在往返北京长安街的公共汽车上使用假月票的,四成以上是各高校的大学生(见<中国青年报>1998年2月27日).不仅如此,各大学校园中的课桌文学、公共设施毁损、随手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和社会形象相去甚远的现象在各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个别人出现上述行为也当属正常现象,但是相当部分的院校中的相当部分大学生存在上述状况,我们就有必要关注这个问题了.
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与行为、丢失图书、大学生群体、院校图书馆、高校、道德认知、县级图书馆、中国、学生存在、所受教育、随地吐痰、认知水平、课桌文学、军队院校、公共设施、公共汽车、大学校园、北京、以上是
G64;G71
2004-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