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770.2023.03.009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意义建构与在地化接受——基于伊通社"丝路观"(1996-2022)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一带一路"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真正推动区域间互动发展的贸易网格,既牵涉历史性共同体叙事,也体现在地化过滤机制.沿线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的意义建构有怎样的理解和在地化处理?对这一问题的回应需回溯至"丝绸之路"概念.以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的批判性话语分析三维模型为研究框架,对伊朗官方媒体伊通社自有英文报道以来的丝路话语文本加以分析,勾勒伊朗丝路观的研究及话语流变并寻求流变背后的当代社会意义解释.以往伊朗丝路观更多从民族身份建构出发,在纵向差异性时间轴线上形成以民族为单位的自我历史叙事.在我国"一带一路"带来的合作机遇的推促下,伊朗官媒从"丝路话语"转向"一带一路话语",并逐渐走向以区域和地缘为书写单位的叙事格局中,将以往民族史式的时间线带入到更具统整意义的区域空间框架中.
一带一路、话语分析、国际传播
45
G206;H030;I206.6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伊朗伊通社涉华英文报道新闻框架与中国形象研究项目;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
2023-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