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770.2021.10.004
后疫情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波及全球的疫情逼迫人们离开驾轻就熟的传统文化传播路径,使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创新与传统的交融汇合形成一种常态,并渐渐向前者倾斜,慢慢以一种固化的形式生存下来.新媒体与相应的传播方式在疫情期间非但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借疫情人员不能流动与聚集的特殊际遇,发挥了它们的最大边际效应.未来新媒体和新传播将会俘获更多的受众,并逐渐蚕食和挤占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生存空间,一步一步确立自己的主流地位.微信和抖音等在短短的时间内风靡全球,成为世界各地区的人们不可离开的社交方式,我们的文化产品应该从中受到启示,改进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技巧和增强传播效果.疫情期间以及疫情以后一段时间,文化的传播必然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窗口期,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难得的窗口期,在对外传播上将过去符号式的、脸谱化的僵硬传播,改变成为个性化的、消费型的柔性传播.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共享的虚拟空间里浸润沟通,努力培养中华文化的粉丝群,趁势而上,加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新媒体;新融合;窗口期;柔性化;全方位
43
2021-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