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770.2020.12.020
演艺生产、院团性质与"后改革"时代国有文艺院团效率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院团的资源使用和配置效率,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有研究较少从微观视角对"后改革"时代国有文艺院团效率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基于艺术创作和公开演出的阶段划分,利用2016年相关数据测算了企业制和事业制国有文艺院团在上述两阶段的效率差异,并对其成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国有文艺院团演艺生产的整体效率依然不足,与规模大小相比管理能力低下是其主要成因.转企改制激发了企业制院团的艺术创作活力,使得其整体效率高于事业制院团,但艺术市场的不确定性却导致企业制院团的公开演出效率不如后者.此外,各地政府部门的硬件投入加剧了两类院团在艺术创作上的投入冗余,但提升地区艺术创作氛围却能通过集聚经济效应和惯例扩散效应显著降低该冗余,民营院团的竞争力过于赢弱,不足以激励国有院团提高效率.
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政府、市场、效率差异
4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公共文化支出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的机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
2021-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