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程度和媒介涵化对社会公平感的塑造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数据,运用多重中介模型分析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启蒙主义效应如何通过不同性质的媒介使用对社会公平感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教育程度对公众社会公平感的影响总体上趋向于是启蒙主义,但是它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使用的中介作用发挥的间接效应则出现了同功利主义的结合.此外,不同性质的媒介接触频率对公众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存在着强度和方向上的差异,在当下从新媒介产生的传播效果来看,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公平”的塑造有催化的作用.新媒介在内容管理上的滞后性同启蒙主义的结合,极容易使其内容呈现“高级欺骗性”,使得“良莠难辨”“真假难分”,背离启蒙主义初衷.解决的出路,在于新媒介内容的管理和成熟,消弭新旧媒介在价值观上的隔阂,推进网络内容的秩序重构,使新媒介使用的场域中教育启蒙主义色彩回归其本来面貌.
媒介使用、社会公平感、教育程度、中介效应、涵化
39
G4 ;G20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交媒体对社会政治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项目15ZHA003的研究成果
2018-01-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