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8770.2013.10.041
从“PM2.5事件”看当代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新变化
20世纪八十年代,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并用它来描述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这其中,乌尔里希·贝克认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发展是风险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并明确提出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自身现代化过程所造成的种种未预期的、不可控制的和不可计算性的巨大威胁,科技风险问题也因此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①而针对风险社会下出现的诸多科技风险,科技传播由于能够使科学信息产生有效的流动和扩散,并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科技风险,因此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风险社会下的科技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传播的结构和传播方式都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
事件、风险社会、科技传播、科技风险、现代社会、现代化、后工业社会、不可计算性、知识共享、信息技术、社会学家、科学信息、科技发展、风险问题、传播方式、不同个体、贝克、可控制、颠覆性、描述
35
F8 ;N03
201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