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824.2019.04.019
个体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和有效供给 ——基于西部M村公共文化发展的思考
个体化是乡村公共文化发展困境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乡村公共政治空间的衰败导致乡村公共文化主体性缺失和参与度下降,消费主义的兴起和乡村社会流动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困境的形成.因此,在个体化趋势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发展厚植于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适应村庄现有参与主体的公共文化,通过政府的因势利导和村庄的内外联动,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
个体化、乡村文化振兴、公共空间衰败、消费主义、社会流动
38
C913.4(社会学)
2019-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