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8026.2004.05.019
引用中"礼貌"与"客观"的冲突
@@ 学术发展离不开学术评论,语言学发展同样离不开语言学评论,但我国的语言学界历来对如何开展评论却缺乏足够的理论思考.因此,彭泽润、李葆嘉主编的<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在其第一章中专设"语言学评论"一节,便不能不引起特别的注意.诚如王均先生所言:"我倒是没有看到哪本语言学概论教材有这么一个专门的章节,就连在学术风气方面奋战多年的伍铁平先生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也没有这么一节.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说明作者们的胆识.因为学术评论特别是学术批评,一是作者本身要有必要的理论修养,二是你得有为真理而斗争的胆量,你不能瞻前顾后,害怕得罪人.我赞成本书增加这么一节,使人们知道学术理论是在正确与谬误中前进的".(<语言理论·序>)
语言学概论、语言理论、学术评论、语言学发展、普通语言学、大学出版社、学术批评、学术理论、学术风气、学术发展、理论修养、理论思考、真理、展评、学界、教材、斗争、胆识、成本
H1(汉语)
2008-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