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7-8738.2008.09.023
尿儿茶酚胺代谢物在嗜铬细胞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氧甲基去甲肾上腺素(normetaneprine, NMN)及氧甲基肾上腺素(metaneprine, MN)的测定, 评价其在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HEO)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 分别对一般高血压患者及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占位病变并伴有阵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的NMN/MN进行测定.结果 : 46例疑为嗜铬细胞瘤患者尿中的NMN检测显著升高, 其中32例经本院计算机断层摄影(CT)或磁共振扫描(MR), 确诊为嗜铬细胞瘤, 其24 h 尿中的NMN/ MN检测结果全部升高, 而14例其他肿瘤患者检测仅为尿中的NMN值升高.同时检测排除嗜铬细胞瘤及其他肿瘤患者的50例一般高血压患者尿中的NMN/ MN值结果均显示正常.嗜铬细胞瘤患者尿液中NMN的水平为(1838±167)ìg/L, 对照组为(331±153)ìg/L, MN的水平为(663.2±231.1) ìg/L, 对照组为(135.4±78.5)ìg/L, 病患组NMN/MN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 结论: 24 h NMN/MN ELISA检测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性并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好的简便方法.对临床从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并伴有阵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筛查嗜铬细胞瘤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嗜铬细胞瘤、甲氧基肾上腺素、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代谢产物
24
R392.12
2008-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91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