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05/j.issn.1672-643X.2021.03.04
基于人工甜味剂时序特征的白洋淀对地下水补给量研究
研究白洋淀对区域地下水的补给量,对雄安新区生态水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湖水与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主要基于同位素测试以及水位和水温长序列监测等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成本和局限性.以人工甜味剂为示踪剂,在查明安赛蜜、三氯蔗糖、糖精、甜蜜素4种典型人工甜味剂在白洋淀和浅层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白洋淀的金龙淀内安赛蜜时序特征,结合淀内补排特征和气象监测数据,厘清金龙淀对地下水的补给量.计算结果显示:4种人工甜味剂在地下水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1、0.14、0.04、0.05μg/L,在白洋淀内的平均浓度为1.16、2.17、0.21、0.38μg/L.金龙淀内安赛蜜浓度在监测时间段内介于0.73~1.31μg/L,其向地下水的渗漏率为0.75×104 m3/d,年渗漏量为273.75×104 m3.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南部和白洋淀内水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为严重,在后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需对该区域进行重点研究;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对区域地下水量和水质均有重要影响,精确刻画白洋淀与地下水的交互补给作用,能够为雄安新区水资源的科学调控提供重要支撑.
地下水补给量;示踪剂;人工甜味剂;白洋淀;雄安新区
32
P641.2(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202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