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652/jdyxb201705023

氯米芬与来曲唑对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

引用
目的 研究氯米芬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促排卵患者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PCOS排卵障碍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氯米芬组(CC组,102例)、来曲唑组(LE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促排卵率和妊娠率等.结果 ①两组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302~1.644,P均>0.05),LE组子宫内膜生长速度显著优于CC组(t值3.750~9.573,P均<0.05),两组患者内膜下血流PI无统计学差异(t值0.153~1.042,P均>0.05),但LE组促排卵后月经第17、19、20天内膜下RI显著低于CC组(t值分别为2.809、4.776、5.231,P均<0.05);②比较两组促排卵成功患者相关数据发现,LE组注射hCG日、排卵后5~6d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CC组(t值分别为4.839、4.438,P均<0.05),且子宫内膜形态显著优于CC组(χ2=12.674,P<0.05),两组排卵日、平均优势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排卵数、注射hCG日及排卵后5~6d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值0.402~1.234,P均>0.05);③CC组促排卵成功率为63.73%,LE组促排卵成功率为59.3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96,P>0.05),LE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3%、27.08%,显著高于CC组的20.59%、14.71%(χ2=4.098、4.614,P均<0.05);④两组促排卵成功患者注射hCG日、排卵后5~6d子宫动脉PI、R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435、0.324、0.564、0.879,P均>0.05),且两组子宫内膜下PI亦无统计学差异(t=0.442、0.490,P均>0.05),但子宫内膜下LE组RI均显著低于CC组(t=3.097、4.036,P均<0.05).结论 来曲唑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使内膜血供增加,容受性好,进而提高妊娠率.

氯米芬、来曲唑、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动脉、内膜下血流

38

R71(妇产科学)

2017-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34-73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671-8259

61-1399/R

38

2017,3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