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阻塞后再通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证实慢性脑缺血恢复血流可改善动物模型认知功能和神经细胞凋亡.方法 经颈外动脉线栓法双侧颈内动脉阻塞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并通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验证动物模型,恢复血流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再将脑组织固定和染色,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数量变化情况,利用Fluoro-Jade C染色法特异性标记脑片中正在发生变性的神经元,观察阻断后及再通后变性的神经元数目的变化,通过观察双侧颈内动脉阻塞及再通后脑组织Bcl-2及Caspase 3的表达变化反映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结果 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阻断能造成慢性脑缺血,引起神经元变性和死亡,导致大鼠感觉运动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脑血流的恢复能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和Caspase 3的表达,从而逆转了慢性缺血对脑组织的损害,减缓了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有利于大鼠感觉运动和空间认知功能恢复.结论 慢性脑缺血恢复血流可改善动物模型认知功能和神经细胞凋亡.
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神经细胞凋亡、Bcl-2、Caspase 3
35
R743.3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K12-05-12;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Shaanxi Province2011K12-05-12
2014-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