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肿瘤周边区LVD(P-LVD)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及P=0.033),且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肿瘤中心区LVD(I-LVD)则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均无关.结论 P-LVD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检测LYVE-1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为进一步临床制定抗淋巴管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子宫内膜癌、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预后、临床病理
35
R737.33(肿瘤学)
2014-0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