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凋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中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通路的激活,探讨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Nec-1干预组、赋形剂组,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干预组术前30min侧脑室注射坏死性凋亡的抑制剂Nec-1或赋形剂.各组于预定时间点评估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碘化丙啶(PI)荧光法检测细胞坏死,免疫组化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后RIP3的表达升高,并出现核移位,脑含水量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皮质及海马PI阳性细胞亦显著增加(P<0.01).给予Nec-1后RIP3表达水平较SAH组降低,同时脑组织内坏死的神经细胞及脑组织含水量减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P<0.01).结论 坏死性凋亡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被激活并在神经功能损伤及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RIP3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其中.抑制坏死性凋亡对SAH后早期脑保护及减轻脑水肿有重要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坏死性凋亡、早期脑损伤、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大鼠
34
R743.3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844;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8ZDKG-6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201110060
2013-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