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9876.2013.04.032
在“忠实”标准的观照下:重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20世纪后期,“创造性叛逆”始进入国内译界中人的视野,自此,这一悖论式的奇特概念遂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后现代话语模式,“创造性叛逆”颇不乏语义上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其侧重面既不尽相侔,同时又涉及到诠释的合法性等诸多方面,见于翻译研究,亦存在类似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从定义梳理入手,对“创造性叛逆”一说进行系统的分析.就文学翻译而言,创造性叛逆虽不乏一定的理据,但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则始终应运用“忠实”标准对其加以理性的规约,而不应将所有悖于原文的翻译现象一概认定为合法或有效的创造性叛逆.
文学翻译、忠实、创造性叛逆
21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2013-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