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671-8879.2009.04.006
低能级强夯前后路基黄土湿陷性研究
为了研究低能级强夯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采用土工试验、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压实前后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粒度组成、胶结类型和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随能级的增大变化明显,粘粒含量增加较多,胶结类型由胶结、微胶结转变成半胶结类型;微结构由絮凝状、支架大孔以及镶嵌结构转变为镶嵌结构与叠置结构;低能级强夯的有效影响深度为2.0~2.5 m,2 m深度内黄土湿陷性基本消除.
道路工程、黄土路基、低能级强夯、湿陷性、颗粒分析、胶结类型、微结构
29
U416.169(道路工程)
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1 318 361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23
2009-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