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9400.2018.02.004

川崎病延迟治疗冠状动脉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川崎病延迟治疗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的诊断为川崎病且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患儿共930例.根据开始IVIG治疗的时间将患儿分为2组:正常治疗组(病程10 d内接受治疗)和延迟治疗组(病程10 d后接受治疗),观察2组患儿病程1个月时的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同时收集患儿入院时IVIG使用前的实验室指标,根据各指标的中位数将2组患者分别进一步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分析各指标的水平是否和延迟治疗冠状动脉损害间存在交互作用,同时分析治疗前是否使用激素及存在转科对延迟治疗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响.结果:延迟治疗组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治疗组(42.4% vs. 17.7%,P<0.0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延迟治疗合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中性粒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时,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延迟治疗合并CRP>79 mg/L,ESR>34 mm/h时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最高(分别OR=5.68,95% CI:1.17~27.59;OR=4.11,95% CI:1.62~10.46;均P<0.05).延迟治疗合并转科的患儿冠脉损害的风险亦增加(OR=7.29, 95% CI:1.85~45.17,P=0.0327).结论:川崎病患儿在病程10 d后接受IVIG治疗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增高,在病程10 d后接受IVIG治疗且合并高水平CRP、ESR、中性粒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低水平的红细胞计数及第一时间未入住儿童心血管科的患儿冠脉损害的风险增加,尤其合并CRP及ESR水平明显升高者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最大,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丙种球蛋白类、延迟治疗、C反应蛋白质、红细胞沉降率

48

R725.4(儿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50289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LQ15H020006;浙江省医药卫生计划项目2014KYA41;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40054

2018-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6-10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95-9400

33-1100/R

48

2018,48(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