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停顿频次特征看职业译员英汉同传的认知过程——基于小型双模态口译语料库的个案研究
深入考察和分析作为口译中常见的副语言形式之一的停顿现象,对口译实践和教学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了职业译员英汉同传的停顿频次特征及其认知过程.研究选取VOA(美国之音)职业译员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演讲的现场英汉同传为个案语料,建立了小型双语双模态平行语料库.使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将原文与译文中停顿频次加以比较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译文中的停顿频次要超过原文,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英汉同传译文停顿相比原文增加存在五种操作模式:(1)严密语言结构的松散化;(2)长信息结构的切分;(3)译文的分批次产出;(4)与副语言特征的共现;(5)逻辑衔接词的明晰化.研究者借助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分析了这五种操作模式的认知过程,并藉此对个案中译文停顿频次增加这一特征产生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英汉同传、停顿频次、职业译员、口译认知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AYY013
2019-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