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63/j.cnki.23-1071/h.2021.01.018
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分析——描述性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反驳
大部分语言哲学家比较认同直接指称论在名称的起源、名称的内涵与本质属性关系、摹状词构成专名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3个方面对描述性理论的批判.如果这种批判对于真实存在对象的名字有效,但对于虚构对象是否有效则存在严重质疑.本文着重以形而上学认识论对知识来源的定义,意义的语义和语用意义的区分等方面为基础,反驳直接指称理论对描述性理论的批判,说明就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而言,直接指称论在以上3个方面对描述性理论的批判存在不合理之处,从而论证描述性理论对于虚构人名的内涵的定义是合理的.
虚构人名、内涵、摹状词、直接指称论、描述性理论
B089(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FYY019
2021-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