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63/j.cnki.23-1071/h.2020.04.016
文学变异学视域下的《道德经》德译研究——以“物”为例
《道德经》是德语世界中翻译最多和影响最大的中国典籍,本文在文学变异学视域下,以对“物”字的个案翻译研究为例,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变异两个角度,以多义汉字的翻译和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深入考察《道德经》德译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变异现象,对比分析德语译者们在译词选择上的异同和各自的翻译策略.通过个案分析提出,在跨语境翻译活动中源语与目的语的差异是造成变异的重要客观原因,作者和译者的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过滤是造成变异的主观原因,因此中国典籍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历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异并不能简单以“错译”一言概之.
《道德经》、德译本、变异、译介、主体性
H315.9(英语)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老庄思想在德语世界的接受与变异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道德经》在德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2020-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