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63/j.cnki.23-1071/h.2015.03.001
意向性指称论对非专名化及其英语复合词的认知语用阐释
本文以Searle的意向性指称论为理论依据,在回顾和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意向性指称论的认知语用模型,并探讨其对非专名化及非专名化英语复合词的认知语用阐释力,旨在提高语言使用者用西方人熟知的指称方式表达中国文化及社会变迁的语用能力.研究发现:非专名化指称意义与所指对象的特征和语言外部因素密切相关,语言使用者正是通过该专名所指的某项特点通过引申、换喻等认知过程获得意向内容、建构意向网络,在认知语境、背景能力等语用因素的作用下确认指称对象、确定指称意义,完成非专名化及其英语复合词的认知和语用交际过程.相对于非专名化单项词来说,非专名化英语复合词的指称意义更程式化,但对其指称意义的确定要求更高.
意向性指称论、非专名化、非专名化英语复合词、认知语用阐释、塞尔
B089(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2015-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