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后世挽歌诗的固定模式——以陈元晋挽歌诗为例

引用
挽歌即古人送葬时所唱之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风尚,身处乱世的士人用“以悲为美”的独特审美风尚表达他们的生存哲学。《文选》确立了挽歌诗为诗歌一体,选录缪袭一首、陆机三首、陶渊明一首共五首全面的展示魏晋时期的挽歌诗创作风貌。然而,挽歌诗却只流行于中古时期,魏晋之后匿迹,后世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于魏晋时期,忽视了魏晋之后。而宋代旅桂作家陈元晋的《渔墅类稿》卷八中却列有八首挽歌诗,这不但继承了魏晋时期挽歌诗的特点,还另有其独特之处,形成了后世挽歌诗创作的固定模式。

《文选》、挽歌诗、陈元晋

I222(诗歌、韵文)

2012-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0-20,2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艺生活·中旬刊

1005-5312

43-1143/I

201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