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吴中文人诗学思想的转变——以“吴中四杰”为例
从诗歌的本质属性及表现情感的力度来看,元明之际的诗坛,以吴中文人成就最高.在元末汉人集团出现集体性理想丧失的时代环境与政治体制下,吴中地区出现了文人"抱团取暖"式的诗艺团体及活动,如"铁崖派"、"玉山雅集"、"北郭诗社"等.经过了时代激荡的淬炼,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还能继续在人生理想、文学创作上保持活力,或者说还有能力实现自我突破的,当数被后世誉为"吴中四杰"(下文简称"四杰")的高启、杨基、徐贲、张羽最富代表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却感受到了比元末人生理想沦丧的环境中,更为艰难的写作困境.也因为这种困境,他们不但在写作上失去了超越自我的能力,也失去了重拾人生理想的热情,甚至为此搭上了性命.其结果是,吴中文学中的优良传统,不但未能在明初文坛"大雅之风"起着左右风标的作用,反倒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中歇.但是他们的努力,却深深印记了一个时代,文人命运及文学规律,不得不屈服于统治者爱好与统治政策的悲哀.
2013-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