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魅:文化记忆幻象中的顾城与海子
在中国新诗百年历程中,顾城与海子已经演变为当代记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两者都具有一些记忆的共同点,持续地影响着后来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没有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中被遗忘.然而他们身处文化记忆幻象中,并逐步成为新诗消费化、娱乐化的表征.同时,由于这种被杨·阿斯曼称之为“凝聚性结构”的象征体系的形成,使得两者诗文本与文本之外的因素混杂在一起,从而难以分辨,影响了大众的判断和接受.假象的被接受不等同于深层认同.顾城与海子所形成的“凝聚性结构”亟需被整理并突破,从而赢得一种精确的阐释.从诗歌文本的有意抬高到日常生活的神化,文学与日常生活经验互相渗透,诗人形象被不断演绎.以文化记忆为视角切入两人文化记忆共同点的内部从而“去魅”,有利于读者对于两人的认识回归到诗歌本体层面,从而真正让海子和顾城回归到地平线.
文化记忆、共同点、功能记忆、凝聚性结构
37
G206;J607;I207.25
2017-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