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非宾格假设的跨语言类型研究——四十年发展与新动向

引用
Perlmutter(1978)提出的非宾格假设把非及物动词分为非施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呈现出跨施格类型和宾格类型的混合句法特征.40多年来,这一假设在生成语法研究中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上世纪80至90年代,对这一现象的跨语言研究多聚焦句法、语义描写和理论诠释,同时也伴有语言习得和加工的研究.进入21世纪,句法-语义界面仍然是研究主流,但认知心理加工、神经语言学和病理语言学的关联研究也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获得了充分的支持证据.国内相关研究虽与西方同步,但基本还是围绕句法与语义关系的探讨和零散的二语习得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相关结构的心理加工研究,但认知神经和病理语言学领域的相关探索暂付阙如;国内外基于语料库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式的相关研究更是鲜有涉及.本文拟对不同时期国内外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就存在的问题及信息技术时代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动向提出建议.

非宾格性假设、混合语法、语言习得与加工、病理语言学、机器学习

53

H0-06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非宾格性题元关系与句法实现对比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后续项目"汉语VN词汇化及其生成机制研究——形态-句法界面";特致谢忱!

2021-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06-61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外语教学与研究

1000-0429

11-1251/G4

53

2021,53(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