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隐喻的结构特点与认知功能——以《百喻经》和《庄子》为例
以前的隐喻研究主要关注隐喻在语篇中的表现形式和功能.语篇隐喻指的是整个语篇被影射到目标域的情况.一般而言,语篇隐喻可分为独立的和非独立的语篇隐喻两大类.前者包括寓言或虚构故事,后者常常出现在政论文中.本文探讨语篇本身作为隐喻的形式及功能特征.通过对《百喻经》和《庄子》中典型语篇隐喻的分析发现:1)语篇隐喻往往多个源域对应一个目标域,形成多元映射;2)语篇隐喻往往采用明确的信号,表明语篇表达的意图或所要说明的问题;3)语篇隐喻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有平行、交叉和总括式等形式,但以总括式为多.语篇隐喻往往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或事物来说明一个重要的主题或证明一个比较深刻的道理,所以往往比较多地用于论述文或说理文中.
语篇、隐喻、认知功能、《百喻经》、《庄子》
49
H15(写作、修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AYY001
2017-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3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