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
本文通过《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沃尔夫的“语言-思维观”。作者首先指出沃尔夫论证中的缺陷:(1)使用不准确的二手论据;(2)未能将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直接联系起来,陷入循环论证;(3)将关联和共现与因果混淆。而后澄清后人对假说的误读:(1)将“强式”和“弱式”之说强加于“沃尔夫假说”;(2)未领会语言的约束作用是针对习惯性思维,而非创造性思维。作者认为,沃尔夫的突出贡献在于关注少数语种,探索一个民族的语言形式与其解读世界的“习惯性概念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打破了印欧语言为中心的研究背景,一方面认为语言并非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并树立了语言的主体地位。这种“语言-思维观”将原本相对孤立的语言研究置于社会进程与人类发展的广阔背景下。
《科学与语言学》、语言一思维观、“沃尔夫假说”
43
H0-06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8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