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基于双重认知主体的蓄意隐喻动态主体间性

引用
蓄意隐喻指的是产出者和接收者之间有意识地使用隐喻,关注的是隐喻的交际维度.本文提出蓄意隐喻涉及产出者主体和接收者主体,从而推导出蓄意隐喻的双重认知主体性.为验证这一观点,本研究招募76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首先让其以产出者身份记录自己写作过程中使用的蓄意隐喻,接着让其与任一同学交换文本并以接收者身份识别蓄意隐喻.对双方结果进行对称测量发现,接收者并不能完全识别产出者的蓄意隐喻,双方的认知存在差异,验证了蓄意隐喻的双重认知主体性.接着,引入话语分析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将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为一个对话、协商的动态主体间性模型,并通过例证具象展示这一模型,形成了蓄意隐喻创建和解读的认知连续统.本研究对蓄意隐喻的概念界定、识别分析、以及双重主体的主次关系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也是后续研究关注的重点.

蓄意隐喻、双重认知主体、实验验证、动态主体间性

42

H030(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MIPVU;BSYJS201805

2021-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5-39,5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外语教学

1000-5544

61-1023/H

42

2021,42(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