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隐喻研究认识论的前提性批判——“假物说”与“指事说”的理论意蕴

引用
对于隐喻运用机制,古今中外有学者认为,其基础性的因素或要动用到“物”,或要指称“事”,这可分别称为“假物说”与“指事说”.然而,不基于“事”的自然物,例如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江河湖海,其价值和意义是难以确定的,只有参与到“事”的“物”才被赋予一定的意义.这样看来隐喻运用的基础性因素,归根到底是“事”而不是本然形态的“物”,不宜笼统地提“通过一物以理解和经验另一物”,只用本体论事实的分析是不够完善的,还须要引进本体论承诺的分析.从“假物说”发展为“指事说”,是对纯粹本然状态的物的扬弃,也意味着承诺该物之现实应然性.隐喻里的“物”是本然存在的物与体现了主体目的性与语境制约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统一,这样的统一是由做“事”而获得的.

隐喻与类比隐喻、物、事、本体论承诺

39

H030(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2018-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外语教学

1000-5544

61-1023/H

39

2018,39(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