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后殖民视阈
后殖民翻译理论致力于探寻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型话语模式,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后殖民视角,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指出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实质上是“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中国主流诗学考量下的文本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翻译取向和保留“异质性”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不仅成就了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典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介作用,也对今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具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后殖民主义、林语堂、翻译标准、解殖民化、《浮生六记》
38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2016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翻译政治策略研究”2016K006;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殖民翻译与爱尔兰文化身份建构研究”项目2013JK0341的部分研究成果
2017-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