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釋"步、埠"
關於"步"與"埠",有不少學者關注過,對其來源有不同説法.論文以揚雄《方言》爲出發點,借助歷史文獻、民族語言、漢語方言、地域分布及地名變遷等資料,梳理其歷史演變之軌跡.我們認爲"步、埠"表示船隻停泊處,並非古越語音譯詞.論文提出"步"表示"水際、碼頭"等義與"步"的本義及引申義無關,"步"爲標音字.魏晉時期江東方言中,"步"與"(艏)"音同,"(艏)、艀、桴、泭"音近義通,最初指木筏,後指小船.由小船因事連類,指水際、船停泊之處,因此"步"到南北朝時期就有了"水際、泊船處"之義,後又表示碼頭之義.由於"步"字形與"水際、泊船處"義無關,後增"土"旁出現"埗",繼而使用俗字"埠".
"(艏)";"步";"埠";江東方言;南楚江湘
13
K239;I206.2;K871.42
爲國家社科基金;中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資助
2022-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