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试律与早期试律诗学的建构
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颁布功令将试律纳入科举考试范围之后,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亟需一种相对固定的试律诗法以指导创作,此时既有创作经验又在科举系统中享有崇高地位的翰林院庶常馆馆臣成为试律诗学的主要建构者.面对并无成法可依的现状,馆臣既要解决传统诗学中"试律格卑"的固有观念与国家宣扬文教之盛间的矛盾,又要提供一套适合于标准化考试文体、集写作指导与等级评价于一身的诗法供士子学习.以金甡、纪昀、吴锡麒、王鸣盛和王芑孙等为代表的馆臣先后以排律、律赋和八股文的作法为参照,最后立足于八股文法,建立起一套有别于传统诗学的细密理论,使得空具形式规则的试律诗重新获得生命力.
科举、八股文、试律、馆臣、形式诗学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理论类编与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清代稀见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
2021-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5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