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体”歌行的文体突破及其价值
“梅村体”歌行在清代广有影响.其创体成功常被归因于经典模拟,细察却可见对传统诗体的重新选择及改造.吴梅村兼为诗人和剧作家,“梅村体”的叙述角度、结构设置、语言修辞等方面都不难看出戏曲模式的渗透.这一戏曲对诗歌的文体渗透发生在“辨体”意识高涨的清初诗坛,突破了文体互动的尊卑等级惯例,是相当大胆的举动.其“破体”动力来自吴梅村诗歌与戏曲互通的文体观,以及以诗歌容纳复杂人情、贴近世俗生活的多元价值需求.类似需求也见于同代其他诗人,是晚明以来诗歌寻求自我突破潮流的一部分.文体互渗对明清文学发展的意义,尚有待研究者挖掘.
梅村体、吴梅村、辨体、破体
I206.2;I045;O646.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B073
2017-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