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诗乃在民间”论的再认识
古人对“真诗乃在民间”作为理论命题的讨论有高度一致的论述逻辑,皆在历史、现实、艺术三重逻辑下展开.核心逻辑是“真”,但“真”义认识本身没有为民歌进入文人创作提供可能性,于是,“真诗乃在民间”陷于理论与创作相矛盾的困境.从诗法与自由表达之间的相互制约、格律与歌唱的差异、雅俗交融的可能性、民歌情感内涵单一化与晚明文化情欲化、元气离散与近代精神的变化这五个方面来看,民歌不能完成文人化转换,不能成为一种新诗歌体式,是有其原因的.我们不能高估民歌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需要为这些讨论确立一个前题,超越现象,看到这一命题的本质.
真诗、民间、民歌
2017-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