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社会与十六国北朝文学的本土复兴
从西晋末年永嘉丧乱到隋朝统一南北,北方地区文学的发展是如何从遭到巨大破坏的境地逐渐走向复兴,成为通向隋唐文学的关键一环的?南朝文学的北传,曾是这个问题的常见答案.然而,纵观整个十六国北朝文学发展脉络,外部因素并非是推动其文学力量复兴的根本原因,它的内在生机是在其本土的乡里社会中孕育的.乡里坞壁对西晋末年文学的存续之功,北方乡里社会中的中下层士人与胡族政权之间的文学互动,三长制推行后繁荣的乡里私学为北朝培养的大量寒族士人等,是这一文学发展机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要素.乡里社会塑造了北方文学,它的“底层性”所凝结的精神价值,是其超越南朝文学的重要方面.
乡里社会、乡里士人、文学力量、底层性
2017-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