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虚为宗:论《列子注》的美学意义
张湛《列子注》贯通儒玄,圆融佛学,成为魏晋玄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列子注》的哲学基点虽然在于论述人生解脱的问题,但是所提出的至虚、虚静、玄照、理言、神明等一系列范畴都与美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仅从美学上考察, 《列子注》建立在“至虚为宗”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所阐释的“虚静之性”的心境论、“圆通玄照”的神思论、“至理无言”的言意论、“神明所得”的美感论,虽非专论美学,却都阐释了具有深刻美学意义的哲学命题.
张湛、《列子》注、至虚为宗、美学意义
B223.5;B83-06;B9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32
2017-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