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批点本的内部流通与桐城派的发展

引用
姚永概《慎宜轩日记》中诸多信息可反映桐城派形成的机制和文学特质。姚氏对桐城乡贤、桐城派著述的偏重,是其家学意识和流派意识的显露,由其读书活动所涉及的书与人,可见一个以血缘、姻亲、师友等关系形成的桐城派文人圈。桐城派的著述中编选、批点著述相当丰富,其中蕴涵桐城文章之学、桐城诗学的重要内容。以姚永概等桐城文家来考察,围绕批点本存在一个“批点本书籍交流网络”,这一网络的“私密性”是家学传承秘不外传风习的一种表现;而家学的“私密性”,也是形成桐城派“地域性”的基因。桐城派中后期过录批点风气的形成,意味桐城文章之学、桐城诗学开始进入累积、融汇与整合时期。过录中既有家学的累积,也有一流派之学的汇合,最后形成对该流派共同认可的经典文本较为稳妥、周全、细密的解读。对于一文学流派而言,这是框架建立后的丰实与充盈。

《慎宜轩日记》姚永概、桐城派、批点本书籍交流网络、地域文学传统

I206.2

程章灿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130

2012-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0-11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学遗产

0257-5914

11-1009/I

201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