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预处理和固态发酵对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
玉米秸秆经球磨预处理后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物质结构改变,更容易被相应的酶降解,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其饲用品质提高,从而可能替代饲料中的部分粮食.研究表明,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粒径大小均匀,约90%的颗粒集中在10~100μm,酸性洗涤纤维下降3.5%,可溶性总糖提高2.0倍,对其单糖组成分析发现:可溶性总糖的增加主要来自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子断裂.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比酶解前分别提高了3.3倍和9.7倍,球磨预处理后酶解效率大大提高.球磨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经固态酶解、发酵后,总酸质量分数达26.3 mg/g,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下降9.1%和4.9%,乳酸菌含量达到1.5×109 CFU/g,饲用品质显著提高.
玉米秸秆、球磨预处理、饲用品质、固态发酵
33
Q815(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3CB7336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302A;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2015-0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48-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