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梁祝热"的情感诗学与文化政治
20世纪50年代的"梁祝热"以越剧《梁祝》为代表,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勾连出民间传说、市民通俗文艺与主流意识形态支持下的人民文艺之间的多重背景与多元关系,扭结着一组组矛盾:既是民间/地方的,又是现代/国际化的;既受反封建思想和《婚姻法》的推动,又寄居着才子佳人言情剧的潜在脉络;其哀伤与柔美的特质既与50年代主流美学风格相异,又同时被国家与观众成功接纳,经过从戏曲、电影到音乐多次跨媒介改编,沉淀为唤起大众情感反应的听觉符号,甚至在外交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矛盾勾勒出《梁祝》"经典化"过程中的复杂面向,也显示出其在时代变革中独特的情感诗学价值与文化政治作用.
《梁祝》、越剧、跨媒介、情感诗学、民间
2022-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