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静”到“主观”——梁启超与儒家静坐传统的现代美育流变
儒家静坐传统形成于宋明时期,本属于克制利欲、砥砺智慧、磨练意志、提升境界的传统德育范畴.这种方法采取特定的身心控制技巧,内含丰富的感性体验因素,产生对私利物欲加以自然排除的功效,最终开启一个道德与审美、感性与理性圆融一体的超越境界,且不含宗教性的彼岸价值设定,与作为感性教育的现代美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梁启超从儒家“主静”法中开出的“主观”法,直接将文艺情境及艺术意象融入静坐体验,正是这种“亲缘关系”的高度凸显,构成从现代美育视角对该传统加以开掘的理论契机.
儒家静坐传统、中国现代美育、主静、主观
G641;D925.2;J9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NDJC068YB
201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