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与中国文学经验
最近,在一篇题为《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文章中,美国汉学家葛浩文阐述了他对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质疑和评价,以及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看法.他顺着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所提供的线索,寻绎出了中国文学缺乏世界性和人类性的根本原因:“现代中国作家的‘感时忧国’倾向使得他们无法把自己国家的状况和中国以外的现代世界的人的状态连接起来.夏老的评论重点在于现代作家如鲁迅、茅盾等人,但我个人认为当代作家也不少有类似情况,太过于关注中国的一切……”①这样的认知和判断,彰明昭著地显示着论者对中国文学的隔膜和误解.
2014-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