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的写作和我的文学史观
看到自己花了几年时间参与的这套三卷本20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 (1915-1949) (下称《编年史》)终于出版,那个心情当然是复杂的.高兴之余也会有遗憾,估计理群君作为总主编的感慨更会深切.我当初参加这个写作集体时,一方面是认识到文学史写作的多元时代已经到来,认识到文学史多样化的可能性终将转化为现实性,所以愿意来书写这样一部颇具特色的、极富魅力的文学史,知道这将意味着是在用我的精力和年龄做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因为我刚刚出版了个人著述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下称《发展史》),纸张还在发烫,油墨还未干呢,我自问:我有必要马上又跨入一种集团式文学史的长长的写作旅途吗?而且,这部新型文学史的内在理念,同我的搭建未久仍在发烫的文学史架构是否相配,是否没有抵牾呢?
2013-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