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曹丕《典论》的”屈原、司马相如优劣论”——兼探讨中国古典文学核心价值的形成
曹丕<典论>创为屈原、司马相如优劣论,结合二、三世纪之交汉魏之际好为人物优劣辩论的时代风气来考察,本不足为奇,但专门提出屈、马二人来作比较,并明确宣示屈优马劣,其问题意识与价值判断显得更为鲜明.一方面,如果置于那一历史时期辞赋文学仍占有强势与主流地位的特定的文学史背景,则具有将辞赋文学传统分裂为二并进行价值重估的倾向;另一方面,建安时期文人五言诗蔚然兴起,屈优马劣的价值论述,正好可以视为是对这一新的文学思潮的迎接.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文学向诗歌主导的抒情文学传统转型的关键阶段,曹丕所立的这一优劣论,未尝不可以视为中国古典文学核心价值建构的一个风向标.
曹丕、《典论》、屈原、司马相如、优劣论、中国古典文学、核心、价值的形成、赋文学、文学传统、中国文学史、辞赋、文人五言诗、主流地位、问题意识、文学思潮、抒情文学、世纪之交、时代风气、历史时期
I2(中国文学)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