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苏联”——20世纪30年代旅苏游记中的苏联形象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掀起了赴苏学习、考察的热潮,大批知识分子政治意识自觉的赴苏旅行带来的文化冲击、知识转变在现代中国文化的向苏”迁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旅苏游记不仅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认识苏联的心路历程,而且为中国人了解苏联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在苏联知识的传播以及苏联声望的树立中起了重要作用.来自不同阵营,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个性的观察家对于错综复杂的苏联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描绘和评价,游记中的苏联也呈现出单一化、刻板化的两极对立的形象:乌托邦化的光明苏联与现实的黑暗苏联并存、对峙.本文主要以20世纪30年代的旅苏游记为对象,考察旅苏者在苏联的旅行考察活动、政治倾向和对苏态度及其对于书写苏联的影响.
苏联形象、世纪、游记、中国知识分子、考察活动、不同文化背景、中国文化、政治倾向、意识自觉、心路历程、乌托邦化、文化冲击、十月革命、旅行、两极对立、中国人、刻板化、观察家、单一化、学习
I1(世界文学)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