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简论两汉文风的消长轨迹

引用
两汉四百余年,楚风、北学此消彼长,至汉末渐趋融合.其轨迹为:一、汉初至武帝朝是楚风北袭时期.其时文人以老庄之道为思想依托,以怨愤抒情为主体风格,受楚风楚辞的影响更大些.代表作品有刘邦<大风歌>、刘彻<秋风辞>等楚声歌,贾谊<吊屈原>、刘安<招隐士>等骚体赋.二、武帝朝至东汉顺帝年间是北学南渐、楚风消减时期.其时,儒学独尊,经学昌盛.释经作文皆面向现实、服务时政,经世致用、言志讽谕是当时文人的追求.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和扬雄等人的散体大赋、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王充<论衡>以及刘向等人的奏疏.三、东汉顺帝年间至汉末建安时期,汉祚日衰,儒学根基开始动摇,诸子之学重新抬头,儒道两家呈合流趋势.文人在沿续经世致用、言志讽谕的同时,重拾怨愤抒情的楚骚传统,进而将二者合炉共铸,冶炼出既能直面人生、言志讽谕,又能慷慨悲歌、直抒胸臆的新文学传统.桓、灵之际的”古诗”,张衡、赵壹、蔡邕的抒情小赋,三曹及建安七子的诗文,便是这一新文学传统的开创之作.

楚风、北学、文风、消长、轨迹、文学传统、经世致用、代表作品、文人、讽谕、主体风格、诸子之学、直面人生、司马相如、抒情小赋、散体大赋、儒学独尊、儒道两家、老庄之道、建安时期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6-12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学评论

0511-4683

11-1037

2006,(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