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时间寓言·语言乌托邦--解读《海东青》的多重方法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汉语文学中,长篇小说<海东青>是一个形态独异而表征丰富的巨型文本,遗憾的是它未曾得到大陆批评界的应有关注.它以一个生于南洋定居台湾的华人知识分子有意味的都市漫游,绘制并解构世纪末台北政治生态和道德乱象,其文字乌托邦的美学构架隐含着浓郁激越的警世和批判意识,也映照出叙事人原乡追寻的困境和难以解魅的身份迷思.本文试图对90年代台湾文学的这一重要个案进行多重解读和辨析.
漫游、寓言、语言乌托邦、解读、海东青、知识分子、政治生态、应有关注、文学中、台湾、批判意识、长篇小说、叙事人、批评界、中国、形态、文字、文本、台北、身份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3-189